google氣泡水好處壞處, 發現促銷性質稱它對身體好的比例偏高. 其中文章用的花招多是魚目混珠將氣泡水隨便說成蘇打水, 或瞎掰一通.
這裡, 我只針對單純打入二氧化碳的氣泡水來理解:
目前看見康健雜誌第179期"氣泡水真有健康功效?",其中說詞仍有消費者要小心之處, 您若有緣看見本文, 不妨思考一番.
Q氣泡水有些喝起來帶酸味,有些帶苦味,是不是有什麼添加物?
氣泡水是將加壓的二氧化碳灌進水裡,兩者結合後成為碳酸水,所以原本中性的水會轉為弱酸性,喝起來帶點酸味,不過它的性質也會隨著水質不同而改變,例如礦物質含量較多的水質打出來可能呈弱鹼性,帶點苦味,就像天然的氣泡水也會因水源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酸鹼值,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說明。
不過吳家誠提醒,由於純二氧化碳價格不便宜,實驗室裡一桶到他肩膀高的二氧化碳就要價五萬多,所以他也擔心業者提供的二氧化碳純度不夠,可能夾雜其他氣體。
Q碳酸飲料傷牙齒,那氣泡水會不會也對牙齒不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認為,無論酸性或鹼性的氣泡水都非常接近中性,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調過味的碳酸飲料才需要擔心。
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鄒孟庭也提到,國外已有研究報告證實,氣泡水其實不會讓牙齒變差,也不會導致骨質疏鬆。~~~讀者小心......相關的研究:
(資訊來源:http://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fut/2015/09/150925_vert_fut_is-sparkling-water-really-bad-for-you
針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少。在2001年,伯明翰團隊檢測了7種不同品牌的氣泡礦泉水,然後將其潑到離體牙齒上查看反應。他們發現,氣泡水的pH值在5到6之間(酸性不如一些最高可達2.5的可樂飲料),而白開水的pH值為7,呈中性。換句話說,氣泡水的確像很多人猜測的那樣呈弱酸性。但這種弱酸性飲料的腐蝕作用卻僅為其他一些碳酸飲料的1%。當然,口腔的環境與廣口瓶不同,但目前看來,有關氣泡水會危害人體健康的證據並不確鑿。)
就像吸菸造成肺癌的證據並不確鑿一樣, 但這是因為人道實驗的限制無法真的拿人來實驗而且採樣難以精準作為證據而已, 有智慧的消費者懂了嗎? 正確敘述是無法證實氣泡水會讓牙齒受蝕, 並不能像這雜誌這樣簡化的敘述成"其實不會讓牙齒變差".此外, 沒有研究針對這種氣泡水和骨質疏鬆做研究,當然更不能荒唐的直接簡化敘述成"氣泡水其實不會導致骨質疏鬆"
Q氣泡水可以緩解胃脹、孕吐不適?
感覺胃有點脹氣,但裡頭空氣的量又不足以把氣衝出來時,陳冠仰認為,氣泡水裡的空氣的確能提供擴約肌撐開的壓力,讓氣容易打出來,孕期容易作嘔的人也會因此獲得舒緩。
但相對的,胃食道逆流的人就不適合喝氣泡水,因為打嗝會帶動胃酸往上爬,反而讓症狀更嚴重。
不過陳冠仰也提醒,並不是所有脹氣都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解決,重點還是得搞清楚脹氣的原因是什麼,有些人可能胃部有潰瘍,或是胃部、婦科、盲腸曾開過刀,產生沾黏的現象,或先天腸子比較長……等因素造成脹氣,而這就必須從源頭解決問題,否則一味喝進更多氣泡水,反而會讓更多氣脹在裡面,更不舒服。
Q氣泡水裡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加飽足感,有助減肥?
喝氣泡水的功效大概就跟喝水一樣。鄒孟庭指出,喝水其實就會增加飽足感、促進消化。氣泡水裡的二氧化碳可能多少有些影響,但不是主因。
陳冠仰則提到,腸胃蠕動功能不好的人或許可以喝點氣泡水幫忙,但不建議喝太多,否則像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人本來運動量就少,如果再一直喝氣進去,可能導致氣體一直在腸子裡滾動,搞得肚子痛。
Q喝氣泡水能提神,真的嗎?
業者提到,氣泡水裡的二氧化碳能夠讓微血管些微擴張,進而增加血液循環,讓精神變好,因此在日本也有人稱它為「恢復元氣之水」,但吳家誠卻認為,當血液裡有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反而可能阻礙氧氣的吸收,讓精神變差。
然而這都只是推論,並沒有實際的研究證實,所以陳冠仰認為可以嘗試看看,但要適量。
~~~我個人看法是, 當肚子有了不穩定氣體在腸胃中活動時, 你還能不被警醒而繼續安穩昏睡嗎? 當然因此在氣泡水下肚後, 神經被刺激而顯得人變得警醒多了. .....而採訪記者居然拿這題問醫師? 如果真的是拿這題問醫師, 真有醫師會跟你說可以嘗試看看......真不知醫師是否昏頭了或被記者斷章取義,因為,當我們吸入很多二氧化碳時自然很快可達成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讀者可拿密封塑膠袋罩住口鼻實驗有沒有越來越像氣泡水業者宣傳的讓精神變好......
Q氣泡水可以取代一般的水喝嗎?
不適合。首先,喝太多氣泡水可能會因為脹氣導致腸胃不舒服;其次,鄒孟庭提到,雖然氣泡水的酸鹼值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大量喝還是可能影響胃酸分泌,腎臟也要花更多力氣去平衡酸鹼值,造成負擔,所以一天最好不要喝超過1500cc。
但娛樂的時候喝氣泡水倒是個不錯的選擇。恆隆行行銷企劃經理林思芸就舉例,父母偶爾還是會破例讓孩子喝碳酸飲料,這時候氣泡水就能幫上大忙,只要在裡頭調點果醋,或是打新鮮果汁加進去,就是小朋友愛喝的飲料;大人聚餐時也可以在氣泡水裡加點梅酒、葡萄酒,就會有香檳的口感,既能享受碳酸飲料的刺激,又不會對身體、荷包形成太大負擔。
不過吳家誠也提醒家長,不要以為喝氣泡水對身體沒什麼負擔就養成小朋友這樣的習慣,一旦孩子愈來愈不接受純水,就更容易因為要追求口感、氣味變得容易依賴飲料,將來就很難回頭。
啟示: 中學理化不認真學, 連簡單的辨別力都不足, 國民腦弱盲目, 浪費健保費, 國家怎有機會強?
來自: http://blog.udn.com/swan1/85578424